网络舆论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网络舆论治理队伍的专业水平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网络舆论治理效果。而当前,舆情分析服务市场良莠不齐,大多数公司都以拥有某院、某校、某机构高级专家站台自诩,都宣称能为政企用户提供非结构化大数据的信息画像、专业的舆情监测服务、舆情预警、舆情分析、知识构建与价值挖掘和舆情报告定制等服务,可谓非常完美,实则却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高谈阔论全是纸上谈兵。
从业10年间,所接触的较多舆情服务公司工作人员还有那些所JBO电竞新闻谓的危机管理专家,基本没有参与过网络舆情危机处置实战,毫无经验可谈。甚至有很多工作人员都没有接受过如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组织的“网络舆情分析师”班的系统培训,甚至有不少从业人员连“舆论”和“舆情”的概念都没有搞清楚,在风险评估和各类报告中都统称“舆情”,贻笑大方。
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所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
“舆论”的五大特点:1.公共性——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2.公开性——舆论对社会生活现实直接或间接干预,都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作用;3.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4.广泛性——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5.评价性——它是一种意见,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舆论”的的两大功能:1.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2.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
舆情即民意情况,涉及公众对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的公开意见或情绪反应。它是社会脉动和公众情绪的自然而然的流露和体现。舆情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社会公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志和要求的综合反映。
1.体现出人类特有性舆情与舆论都属于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的范畴。它们是人类精神现象的表征,同时也必然会对人的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具有相应的社会性舆论和舆情的内容,都与人们生存其中的社会和社会生活有关。舆论和舆情,总是可以从人们的社会关系中找到某些原因和答案。人们身处其中的社会生活, 为舆论和舆情提供了生成的土壤,提供了丰富复杂的内容。
3.呈现为群体参与性无论是舆论还是舆情,都是因公众的群体参与而形成的。离开了公众的广泛参与,就不会有舆论,同样也不会有舆情。
1.两者在形态方面有差别舆论和舆情,在主体的意见是否得到公开表达上也有区别。“舆论是社会和时势的晴雨表。是某种共同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公开表露,是现实社会的制约力量。”而舆情则并不一定公开表露“某种共同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但它同样也是“社会和时势的晴雨表” 不过,这个“晴雨表”所反映的,往往是深层次的“晴雨”jbo竞博官网,而且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才能监测到“晴雨”。
2.两者在存续方面有差别由同一社会问题形成的舆情和舆论,舆情的存续时间多长于舆论。而作为由众议构成的舆论,存续的时间再长,也总是有限的。在许多情况下,舆情形成在先而舆论形成在后,舆论在相应舆情的基础上形成。特定舆论是特定舆情的反映。舆论是反映者,舆情是被反映者。
综上, 顾名思义,“网络舆情”就是以网络为载体,以某个人物JBO电竞新闻和事件为中心,在一定时间内迅速集合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表达、传播、互动的一种网络表现形式和发展情势。比如,网络正在热议的万年县“毛奇、李佩霞事件”、“马翔宇举报事件”,再往前还有“刀郎罗刹海市’之争”、“联想柳传志之讨论”等等都曾一度爆火全网,迅速形成舆论风暴。“网络舆情”从客观上说,它是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相融合的产物,它为“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从主观上说,它是制度包容、民主进步和国家自信的表现,它为“网络舆情”的物质条件能够发挥作用提供了可能。“网络舆情”已经深深地关联和影响到我们的行政管理、社会管理、舆论管理、个人言行等诸多方面,因此,研究“舆情工作特性”和“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以及如何有效管控和引导,应该是我们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也应该是我们每个舆情从业人员学习了解的新知识。
优秀的舆情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等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并分析网络上的舆情动态,为政企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此外,还需与专业的舆情公关处理公司、媒体紧密合作,共同构建高效、精准的舆情应对体系。通过资源整合、技术支持、培训与指导以及协同作战,帮助政企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为政企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1.舆情搜集与筛选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舆情信息采集工作,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快速找到关键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
2.数据分析能力。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运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工具对大量舆情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
3.判断与决策能力。舆情分析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判断与决策能力,能够根据舆情分析结果,评估事件的影响和风险,为管理层提供决策建议。
4.文字表达能力。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撰写清晰准确的舆情分析报告,向领导和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汇报。
5.时事敏感度。对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具有敏锐的触觉,能够快速捕捉与客户相关的舆情信息,并进行有效分析和应对。
6.行业背景知识。具备相关行业的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特点,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解读舆情信息。
7.善于学习和自我更新。舆情信息时刻在变化,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自己的分析方法和技能,跟上发展的步伐。
8.团队合作能力。舆情分析通常需要与团队合作,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协调团队成员,推动舆情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
9.职业道德与操守。舆情分析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严格遵守行业规范和伦理要求,确保舆情分析结果的客观、公正、准确。
这是对舆情服务公司应急处置能力的一种考验,也是对广大网民参与能力的一种要求。应该说,网络舆情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因素,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有的网民是出于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基于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评判能力对舆情漩涡中的人和事发表议论,提出意见,不管观点是否正确,动机是好的,这是值得肯定的积极的一类;有的是为了凑热闹、蹭流量,盲目跟风跟帖,并不考虑自己面对的人和事是对是错、谁是谁非,是否都错,这是需要引导而不值得鼓励的一类;有的则纯粹是借人借事做笑柄、编段子逗乐开心,这也是不值得提倡的一类;还有的是别有用心,借机发泄对政府、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引偏舆情走向,这是值得警惕和防控的消极的一类。面对复杂的网络舆情,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呢?下面就此谈点个人看法:
一是提高认识,保持清醒。这主要是对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而言的。应该看到,网络舆情在当今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将是一个常态化的社会现象,很多民意、民情、甚至民怨都是通过这一渠道反映出来的,它具有真实直白、提交便捷、自由表达等特点,现在不少实名举报没有通过官方或者是在通过官方无解的情况下选择了网络平台,就是一个侧证。作为党政部门和领导应该正确对待和认真用好这一了解社情民意的好平台、好渠道,及时听取民众呼声,了解和掌握百姓所想所盼所急所爱所恨,使我们的为民措施更接地气和更具针对性。
二是做好自己,正确处置。这一条也是对党政部门和领导而言的。做好自己就是平时做好各方面工作,多出正面典型,少出或不出敏感性问题、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都是因人因事而引发的,有的是围绕好人好事、赞扬好人好事而形成的與论场,但更多的还是冲着问题来的。如果在我们的管辖区内没有可以引发网络舆情的热点,没有招致热议的话题,网络舆情就不会有可引爆的“引子”和动力。就像台风的生成需要足够的水汽一样,没有水汽这个“引子”,热带气旋、地转偏向力都起不了作用。所以做好自己、建立扎实的工作基础是很重要的。
三是建立舆论应对小组。组织内部应建立专门的舆论应对小组,由熟悉舆论应对的专业人士组成,包括公关人员、媒体联系人、危机管理专家等。该小组的职责是监测和分析网络舆论,制定应对计划,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确保舆论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
四是及时回应和公开信息。一旦发现舆论,我们应该立即采取行动,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和质疑。在回应中,我们应该保持透明和诚实,提供准确的信息,解释事件的真相和对策。同时,我们应该积极披露相关信息,让公众了解组织的态度和行动。这样可以减少谣言和误解,增强公众对组织的信任。
五是与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与媒体有效沟通和协调是处理网络舆论的关键。要与主流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向他们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材料,保证舆论信息的准确及时传播。同时,要积极回应媒体的质疑和批评,避免信息被曲解或误解。通过与媒体的沟通和协调,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减少舆论的负面影响。
六是制定公共关系策略和措施。针对不同的网络舆论事件,应该制定不同的对策。比如对于负面评价,可以通过增加正面评价来弥补;对于谣言,可以通过提供真实信息来辟谣;对于危机事件,可以采取积极措施处理,减少危害。同时要注意公众的情绪和诉求,积极改进服务和产品,提升组织形象。在制定公关策略和JBO电竞新闻措施时,应根据舆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应对方案。例如,对于消费者投诉的舆论,组织可以采取道歉、赔偿等措施,以恢复公众信任;针对表现形式和行业;
七是加强社交媒体应对。社交媒体是网络舆论传播的重要渠道。要加强社交媒体监控、用户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信息审查和管理等措施,避免不良信息的传播和影响。同时,要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回应问题,引导舆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时,要注意语气得体、语气平和、表达清晰。同时,要及时回复公众的评论和问题,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
八是培养员工危机意识。员工是组织最重要的财富之一。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组织的形象和发展。因此,组织内部应该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让他们了解舆论可能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舆论防范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要教育员工遵守职业道德jbo竞博官网,注意言行,避免言行不当造成的舆论风暴。
九是建立舆论数据库。为了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组织应该建立舆情数据库收集和分析相关的舆情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态度,为组织决策提供参考。同时,我们还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舆情风险,为组织提供预警,保证组织的稳定发展。建立舆情数据库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新闻报道、社交媒体评论、论坛讨论等。
十是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网络舆论往往具有突发性强、影响力广的特点,因此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是处理网络舆论的关键之一。组织应制定完善的危机管理计划和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流程和责任人。危机发生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动各方资源应对,确保危机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同时要注意危机后的恢复和总结,分析危机原因,采取措施改进,避免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十一是加强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工作。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是处理网络舆情的基础。组织应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系统,及时发现和分析舆情信息。潜在的舆情风险和趋势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技术手段找到,并为组织提供预警和应对建议。
十二是积极引导舆论。面对网络舆论,组织应积极引导舆论,减少不良信息的影响。公众的关注和态度可以通过发布正面信息、回应问题、澄清事实来引导。同时要注意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及时回复评论和问题,增强组织的可信度和形象。此外,组织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的声音得到提升。
作者简介:王捷,高级网络舆情分析师。从业十余年,曾供职于中国发展网舆情中心、四川民生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广州邦富软件等单位,长期深耕发展改革、交通、教育、水务、环保、建筑、民生等领域舆情分析与处置,始终是该领域的权威观察者、瞭望者。认同观点:信息的贴近比姿态的贴近更重要,用事实、数据、信息来回应公众是尊重,姿态的贴近则是表达的艺术形式,二者相辅相成。